转眼又到了防晒美白季,“防晒”这个千年不变的万年老梗总会使很多爱美女性产生各种疑问,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:明明是擦了防晒,过了一个夏天,还是黑了好几个度。
防晒其实是个技术活,绝对不是每天出门涂遍防晒霜这么简单
明明涂了防晒,怎么还是会晒黑?
你不能觉得涂了防晒就可以接受太阳的暴晒,而且出汗也不补涂,再好的防晒产品也不能阻止你被晒黑。在户外勤加补涂,避免皮肤被直照,遮阳帽和墨镜,遮阳伞等防护措施也是少不了的。
此外,两个小时补涂防晒的说法也不是很正确,具体补涂时间还是看情况而定。
如果你在阳光直射的户外,大量出汗频繁擦汗后,都是需要及时补涂防晒的。如果你是在室内(有空调和窗帘的办公室内),其实现在的防晒霜当在脸上形成一层膜之后是不需要不停补涂的,除了流汗,游泳,洗脸等破坏脸部防晒膜的情况下需补涂。
![夏天想要晒不黑,这些防晒技巧你都知道吗? 夏天想要晒不黑,这些防晒技巧你都知道吗?]()
防晒瓶上的SPF和PA是什么意思?
在说SPF和PA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UVA和UVB!
紫外线是波长在10~400nm的光线,人们是看不见的,也就是说紫外线其实没有颜色。我们习惯把紫外线称为UV,波长在320nm~400nm的紫外线叫UVA,波长在280nm~320nm的叫UVB。
UVA:属于长波紫外线,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非常强,可到达真皮深处,激发表皮部位的黑色素细胞迅速活跃,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。同时也会损伤细胞DNA,加速皮肤衰老。
UVB: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,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,但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伤,期间会引起皮肤红肿、脱皮、水泡等症状。
SPF:是指防晒系数,也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,是UVB防护能力的标志,简单说是防晒伤的指标。
P A:是代表的主要是防止UVA造成肌肤衰老,胶原蛋白流失,引发皮肤癌的能力,PA后的“+”号越多,代表防御能力越强,简单说就是防晒黑、防光老化的指标。
虽然SPF值越高的防晒产品,防晒时间也相应延长,但使用效果还是看情况而定。外出逛街基本SPF30 PA+++就行,上课、通勤则SPF15 PA++就足够了。如果是夏天室外活动,最好就选择防水SPF30或以上 PA+++ 是最稳妥的。
当然,如果你日常用高SPF的防晒并不会怎样,只是可选择的情况下,尽量减少对皮肤不必要的负担。
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有什么区别呢?
物理防晒:是利用防晒粒子,它们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防护层,当紫外线照射过来的时候,会直接被保护层反射出去。所以物理防晒的粒子一般会停留在肌肤表面,不会被肌肤吸收,所以对皮肤负担小,不容易造成敏感。
优点:防晒时间比较长。当然,出汗下水还是会有损失。
缺点:涂上会发白,而且为了形成紧密的保护层,往往黏黏闷闷的,肤感不好。
化学防晒:是通过吸收紫外线来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,某在皮肤受损之前,先将紫外线中可能对皮肤产生伤害的部分吸收掉,同时,防晒物质自己也在慢慢分解代谢掉,从而达到防晒的目的。
优点:很清爽,肤感好。
缺点:有一定刺激性,敏感肌肤选择需要慎重。
对于敏感肌肤来说,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损了,角质层对外界的防御能力下降了,防晒霜里的各种化学成分对皮肤的渗透力增加了,一旦进入皮肤可能产生刺激,从而导致皮炎、过敏等的发生。所以敏感肌肤相对选择物理防晒比较安心一点,但是防晒霜只是防止光线的一种方式。对于薄皮、敏感皮来说,衣服、伞、墨镜、帽子等是最安全的防护紫外线的方式。
防晒霜一定要提前涂好吗?30分钟?
防晒品涂抹后,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后才能发挥作用,因为剂型的不同,形成时间有所差异,但都需要在出门前20分钟,提前涂抹好。
此外,在使用剂量上,标准是2mg/cm2,每次需要大约一个硬币大小的量,(可以根据自己脸大脸小进行调节),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。